当前位置: 首页 > 宠鸟 > 鹦鹉 > 鸟网论坛首页,牡丹鹦鹉吃什么青菜和水果

鸟网论坛首页,牡丹鹦鹉吃什么青菜和水果

2023-11-01阅读量:

比 鸽子 略小,颈部有黑白色的珠花图案,脚红行野燃色,体长约30cm。单独或成对出现,它们是温驯的鸟类。其他种类的斑鸠颈部也有斑块,不过图案大为不同,注意区分。亚成鸟 珠颈斑鸠档虚的亚成鸟没有颈部的斑块,注意识别。火斑鸠 雌鸟颈部具全黑色的半领环;虹膜褐色;脚灰黑色。飞行快速,两翅扇动较快但不能持久。育雏 由雄鸟和雌鸟轮流照料,喂食它们 鸽乳 。

配图

【鸟类档案】- 珠颈斑鸠

编号: CCSS0276

中文名: 珠颈斑鸠

英文名: Spotted Dove

鸟类简介:

珠颈斑鸠(学名: Spilopelia chinensis ,英文名:Spotted Dove)是 鸽鸠科 珠颈斑鸠属 的鸟类,又名鸪雕、鸪鸟、中斑、花斑鸠、花脖斑鸠、珍珠鸠、斑颈鸠、珠颈鸽、斑甲。比 鸽子 略小,颈部有黑白色的珠花图案,脚红行野燃色,体长约30cm。单独或成对出现,它们是温驯的鸟类。斑鸠是常见留鸟, 叫声 为轻柔悦耳的“咕咕咕”,清晨、黄昏、白天都可以听到珠颈斑鸠的反复鸣叫。是分布在南亚、东南亚地区以及中国南方广大地区的一种常见的斑鸠。

科学信息

分类: 鸽形目 ( Columbiformes )、 鸽鸠科 ( Columbidae )、 珠颈斑鸠属 ( Spilopelia )

地理分布: 繁殖区: 东洋界 : 广泛分布

保护级别: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

颜色特征: 主要羽色:粉红色|pink|;次要羽色:褐色|brown|

属的信息(可无): 无。

外形特征:

人们所熟悉的中等体型(30厘米)的粉褐色斑鸠。

尾略显长,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,飞羽较体羽色深。

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 。其他种类的斑鸠颈部也有斑块,不过图案大为不同,注意区分。

虹膜-橘黄;嘴-黑色;脚-红色。

叫声 :轻柔悦耳的 ter-kuk-kurr (咕 咕 咕咕)反复重复,最后一音为加重。发声时颈部的羽毛会拱起, 叫声 低沉,重音靠后,类似“咕-咕-咕”、“咕-咕-咕~咕”;驱赶入侵者或保护幼鸟时会发出“咕-咕”、“咕咕咕”。

亚成鸟

珠颈斑鸠档虚的亚成鸟没有颈部的斑块,注意识别。

相似鸟种的识别

(1)珠颈斑鸠成鸟颈部具黑白点形成的珠花图案;虹膜黄色脊举;脚红色。

(2)珠颈斑鸠亚成鸟颈部无斑块;虹膜黄色;脚红色。

(3) 灰斑鸠 颈部具黑白相间的半领环;虹膜红褐色;脚红色。

(4) 火斑鸠 雄鸟酒红色。 火斑鸠 雌鸟颈部具全黑色的半领环;虹膜褐色;脚灰黑色。

(5) 山斑鸠 颈部图案与珠颈斑鸠最为接近,但为 黑白斜条纹 ,而非黑白点斑;虹膜黄色;脚红色; 双翼具鳞片状的棕红色斑纹 。

生活习性:

珠颈斑鸠是常见留鸟。常成小群活动,有时亦与其他斑鸠混群。常三三两两分散栖于相邻的树枝头。栖息环境较为固定,如无干扰,可以较长时间不变。觅食多在地上,受惊后立刻飞到附近树上。飞行快速,两翅扇动较快但不能持久。 鸣声 响亮,鸣叫时作点头状, 鸣声 似‘ku-ku-u-ou’,反复鸣叫。

食性:主要以植物种子为食,特别是农作物种子,如稻谷、玉米、小麦、豌豆、黄豆、菜豆、油菜、芝麻、高粱、绿豆等。有时也吃蝇蛆、蜗牛、昆虫等动物性食物。通常在天亮后离开栖息树到地上觅食。

主要在地面上觅食,离开栖息地前常鸣叫一阵。觅食活动多以清晨和近黄昏较为活跃。有水时也会喝水,他们喝水的方式是俯身吸水,与其他鸟类不同。如果地点许可,它们也会用水清洗身体。它们是典型的陆生鸟类,一般在草地和农田中觅食。

生长繁殖:

求偶

求偶的雄性在表演时身体会极度倾斜,并在绕圈飞行时舒展自己的双翅和尾巴以吸引雌性。

筑巢

珠颈斑鸠通常为一夫一妻制,一年繁殖一次,繁殖期为5-7月,通常由雄鸟寻找合适的地方,再带雌鸟去选,选一个双方都认为可以的地方,筑巢是一起筑的;但也可能“鹊巢鸠占”,占用之前其他珠颈斑鸠或其他鸟类的巢。通常营巢于小树枝杈上或在矮树丛和灌木丛间营巢,也见在山边岩石缝隙中营巢的。巢呈平盘状,甚为简陋,主要由一些细枝堆叠而成,结构甚为松散。

产卵

珠颈斑鸠一次生两颗白色的蛋,前后大约差一两天。 雌雄轮流孵卵,孵化期18天。

育雏

由雄鸟和雌鸟轮流照料,喂食它们 鸽乳 。再过约两星期,小斑鸠就必须离巢。

地理分布:

国内分布:遍布于我国中部和南部,西抵四川西部和云南,北至河北南部和山东,南达台湾、香港和海南岛。

国外分布:国外分布于印度、斯里兰卡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中南半岛和印度尼西亚,已被引种到澳大利亚和美国。

分布范围:常见并广布于东南亚;经小巽他群岛引种其他各地远及澳大利亚。

分布状况:常见留鸟,见于华中、西南、华南及华东各地开阔的低地及村庄。亚种tigrina于云南西南部的怒江以西;vacillans于云南其余地区及四川南部;hainana于海南岛;formosana于台湾;指名亚种见于其分布区域内的其他地区。

保护现状: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

文化内涵: 暂无。

科学研究(可无): 暂无。

其他: 暂无。

参考文献(来源):

[1].鸟网论坛 ? 科普区 Science Zone ? 鸟类识别 Bird Identification ? 灰斑鸠、火斑鸠和珠颈斑鸠: http://www.birdnet.cn/showtopic.aspx?forumid=15&forumpage=1&topicid=182209&go=prev

[2].鸟网论坛 ? 地方区 Regional Zone ? 辽宁版 Liaoning ? 为珠颈斑鸠拍标准照: http://www.birdnet.cn/showtopic.aspx?topicid=304029

[3].秀秀我窗台上的珠颈斑鸠: http://bbs.sciencenet.cn/home.php?mod=space&uid=228727&do=blog&id=430625

[4].襄阳 《城市森林中的珠颈斑鸠及幼鸟》8张: http://www.xiangshu.com/read.php?tid=2266256

【鸟类档案】- 白头鹎

编号: PPPP0898

中文名: 白头鹎

英文名: Light-vented Bulbul

鸟类简介:

白头鹎(学名: Pycnonotus sinensis ,英文名:Light-vented Bulbul)是雀形目 鹎科 鹎属 的鸟类,俗名白头翁、白头婆,英文名直译为淡臀鹎、中国鹎。是中国南方非常常见的雀鸟,体长约19厘米,头顶黑色,眉和枕羽呈白色,双翼橄榄绿色。老鸟的枕羽更洁白,所以又叫“白头翁”,幼鸟头橄榄色。数量丰富。性活泼、不甚畏人。 杂食性,既食动物性食物,也吃植物性食物,以果树的浆果和种子为主滚凳册食,并时常飞入果园偷吃果实。秋冬季节,白头鹎在进入繁殖期后会聚集在树林上喧叫,常常引起人们的注意。这种群聚的现象,到春季时就消失了。

科学信息

分类: 雀形目 ( Passeriformes )、 鹎科 ( Pycnonotidae )、 鹎属 ( Pycnonotus )

地理分布: 繁殖区: 东洋界 : c, s China, n Vietnam, Taiwan

保护级别: 中国三有保护鸟类;世界自然保护联盟(IUCN)红色名录保护级别:无危物种。

颜色特征: 主要羽色:绿色|green|;次要羽色:白色|white|

属的信息(可无): 无。

外形特征:

中等体型(19厘米)的橄榄色鹎。

眼后一白色宽纹伸至颈背,黑色的头顶略具羽冠,髭纹黑色,臀白。(注意不要陷入白头鹎名字的误区,白头鹎的白体现在眼后而不是大宏(黑色的)头顶, 海南亚种 头部白色甚少)

幼鸟头橄榄色,胸具灰色横纹。

虹膜-褐色;嘴-近黑;脚-黑色。

叫声 :典型的叽叽喳喳颤鸣及简单而无韵律的 叫声 。

白头鹎亚成鸟

注意白头鹎的亚成鸟整体灰色,仅头部橄榄色,且没有成鸟标志性的白头。

生活习性:

性活泼,不甚畏人,结群于果树上活动。有时从栖处飞行捕食。白头鹎是长江以南广大地区中常见的一种鸟,多活动于丘陵或平原的树本灌丛中,也见于针叶林里。

秋冬季大多二、三十只结成大群,活动于樟、楝等树上啄食果实。春夏季则仅3~5个相伴觅食。粗乎常栖息于矮树篱或灌丛的最高处,见有昆虫飞过时就飞捕于空中,然后再回到它栖止的树上,大声鸣叫。它的 鸣声 是多种多样的。

食性

白头鹎是杂食性鸟类,既食植物性物质,也食动物性物质,同时食性还随季节而异。春夏两季以动物性食物为主,秋冬季则以植物性食料为主。动物性食物中以鞘翅目昆虫为最多,如鼻甲、步行甲、瓢甲。植物性食料大部为双子叶植物,也食一部分浆果和杂草种子,如樱挑、乌柏、葡萄等。

白头鹎吃大量的农林业害虫,是农林益鸟之一,为保护鸟类。

生长繁殖:

繁殖于3月至8月间。

营巢

营巢于灌木或阔叶树上、竹林和针叶树上。巢距地高1.5-7m,呈深杯状或碗状,由枯草茎、草叶、细树、芦苇、茅草、树叶、花序、竹叶等材料构成。巢的大小外径为9-12cm×11-13cm,内径6-7cm×7-8cm,高5.5-15cm,深4-9cm。

产卵

每窝产卵3-5枚,通常4枚。卵粉红色、被有紫色斑点,也见有呈白色而布以赭色、深灰色斑点或白色而布以赭紫色斑点的。卵的大小为21.5-24mm ×16-16.6mm,卵重2.6-3.3g。

地理分布:

分布范围:分布于中国、日本、朝鲜、韩国、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、泰国、越南。

国内分布:中国分布于西至四川、云南东北部;北达陕西南部及河南;东至沿海一带,分括海南和台湾;南及广西西南等地。为留鸟。

亚种分化

白头鹎共4个亚种:

白头鹎指名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sinensis 分布于中国的中西部(四川、陕西、长江流域、广西、广东,福建、北京和河北),越南,南海和韩国。

白头鹎海南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hainanus 分布于中国海南、广东东南,越南北部和中部。 体型较小,头部白色甚少 。

白头鹎台湾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formosae 分布于台湾(不包括太鲁阁峡谷南部和东南沿海)。

白头鹎琉球亚种 Pycnonotus sinensis orii 分布于琉球群岛(冲绳和八重山岛)。

保护现状:

白头鹎是我国特有鸟类,是中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广大地区的常见鸟类,繁殖季节几全以昆虫为食,在植物保护中意义甚大。目前种群数量还较丰富。

白头鹎已被列入国家 三有保护鸟类 。

文化内涵: 无。

科学研究(可无): 暂无。

其他: 暂无。

参考文献(来源):

[1].鸟网论坛 ? 地方区 Regional Zone ? 广东版 Guangdong ? 鹎: http://www.birdnet.cn/showtopic-230916.aspx

[2].白头鹎: http://www.xmbirds.org/bbs/index.php?showtopic=28235

[3].连吃带玩儿的白头鹎(海南亚种): http://bbs.fengniao.com/forum/1687620.html

[4].近拍白头鹎亚成鸟: http://bbs.fengniao.com/forum/2673919.html

[5].白头鹎(亚成鸟)摄影: http://bbs.zm7.cn/forum.php?mod=viewthread&tid=208036&ordertype=1

麻雀窝被动了,老鸟惊飞了,还会回来吗

麻雀的话可能还会回来。其它鸟就不好说了。

注意 以后在不要轻易去看鸟窝了。看的次数多了老鸟就再也不管小鸟了。就去其它地方再建一窝。

牡丹鹦鹉吃什么青菜和水果

牡丹鹦鹉可以吃的青菜和水果是苹果、大白菜帮、胡萝卜头、黄瓜、野生青草及蒲公英。

牡丹鹦鹉亦称情侣鹦鹉、爱情鸟。属鹦形目,鹦鹉科,计有9个品种,均产于非洲。 牡丹鹦鹉在我国饲养共有3个类型:即黑头牡丹鹦鹉、红牡丹鹦鹉和黄头牡丹鹦鹉。

人工饲养环境中的牡丹鹦鹉,可物答岁饲以多种饲料,如饼干、面包、馒头、米饭、青菜、多种水果等。公园或动物园内大量饲养,可用虎皮鹦鹉混合粒料为主要饲料,同时饲予罩睁足量的青菜及水果,即可顺利达到繁殖。育雏期间加饲熟玉米粉70%,熟鸡蛋28%,骨粉2%的混合湿粉料。有利雏鸟正常成长。多种野生青草及蒲公英等,均为牡丹鹦鹉的理想青绿举念饲料。

关于鸟网论坛首页的内容,到这里就结束了。想要了解更多相关内容,请点击下方的推荐文章。